《我可能錯了》:躁鬱症患者的 7 個急救錦囊
如果你只能再活一年,你會做什麼呢?
作者納提科罹患了漸凍症,面對病症的危害,他沒有以恐懼來回應,反而持續分享自己出家十七年的種種心得,這本書寫滿了作者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,也探討了死亡如何面對。
我自己身為躁鬱症患者,從書中選出了 7 個急救錦囊來分享,如果你也深陷身心疾病的痛苦之中,很推薦可以收下我分享的急救錦囊,當病情危急的時候可以取出來使用。
活在當下,覺察
作者提到八歲的他在某個早晨體會到內心喧雜聲突然安靜,眼前的一切變得寂靜,目光所及即刻都變為美景,作者說他現在會說整個世界都在低語:「歡迎回家。」他好想這個經驗持續下去,可惜未能如願。
作者說他不喜歡稱「正念」來描述處於當下的感受,因為處於當下時,我們的心並沒有被填滿,它更像是寬敞、空無一物且欣然接納人的房間,有足夠的空間包容一切。正念的意思是「有意識的臨在」感覺起來就很費勁,沒有達到放鬆,於是作者提出一個詞,也就是「覺察」來稱呼處在當下的感受。
這樣的感受讓人感到放鬆,一切順其自然,也比較有空間意識到周遭原先沒意識到的事情。
我自己因為本身是比較敏感的人,思慮常常很雜亂無章,總是要花很大的力氣才可以放掉各種各類的想法,所以我就會時常藉由書籍來提醒我,該放下了,要活在當下以免獲得更多的痛苦。
書中也提到我們很容易想表現聰明,想讓人印象深刻,以至於忘記心全然在當下會對自己有多少幫助。
這也提醒了我們在跟別人相處的時候,可以避免想要表現自己的慾望,讓自己處於當下,反而會讓自己看起來更討人喜歡。
作者待在叢林十七年,學到最重要的事情
一位記者問了作者這個問題:「在叢林中度過十七年的出家生活之後,你學到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?」
作者這樣回答:
這十七年整日的精神修煉中,我最珍視的一點就是:我對自己的每個念頭,再也不相信了。
這句話對我來說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,因為我的腦袋總是有聲音在喋喋不休,我自己經常就要提醒自己不要太相信腦海中的這些聲音,即使很難做到,但常常提醒自己也能讓我至少有所進展。
多呼吸,少思考
我們的大腦會自動且漫不經心的判別所有的念頭,這讓我們覺得自己的身分與念頭緊密關聯,也就造成了痛苦。
我們要學會放下一個念頭,但要怎麼放下呢?我們要把注意力轉移到別處,因為這些念頭唯一的養分就是我們的注意力。
雖然說起來簡單,但其實真的超難的,像我自己現在正在治療身心疾病,有時候被疾病困擾時,頭腦的喋喋不休就像魔鬼一樣不停侵擾著我,讓我分不出來哪些念頭是真的,哪些念頭是假的,真的讓我極為困擾。
我們也可以嘗試想像一下握緊的拳頭逐步放開五指,變成張開的手掌,這樣可以提醒我們如何放開各種事物和念頭,讓他們離開。呼吸就是我們當下要做的而已,放鬆,什麼都不必做。
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力放下我們的念頭以及選擇注意力放在哪裡,一開始可能很困難,但我們可以多練習,有了這個能力,我們就可以在每一個瞬間,得到自由。
我們每個人都一樣
作者在寺院的生活需要團體生活,這讓作者可以從中學習到,我們每一個人都一樣,例如我們注意力都沒有完全集中,我不是完全理性,你可能也不是,我可能偶爾會有瘋狂的想法,你也是。我對某些事情會有離譜的情緒反應,你也一樣。
我自己覺得這可以讓人更有同理心,我們不再非黑即白的對別人的行為指指點點,而是能同理的去想,我自己遇到我自己的雷點也會有類似的反應,而你也會有,我們不必再用很硬的標準來框住任何人,這也會讓我們獲得瞬間的自由。
佛祖的三個禮物
第一個是不要立刻相信大腦拋給我們的所有念頭,我們可以選擇有意識地呼吸,讓注意力留在自己的身體上。
第二個是「無常」,沒有什麼是恆常不變的,包含最艱困的狀況都是。
第三個是當處於艱困的狀態中,可以試著引導自己的注意力,選擇要把注意力放在哪裡,這是我們唯一能做最好的事情。
對於我們來說,也許我們每天都有很多煩惱,但隨著這三個禮物的提醒,我們可以儘快從那些煩惱中抽離,很適合把這三個禮物都記下來,時時提醒自己,引導自己的注意力,讓自己免於痛苦。
內在智慧
我們每個人內在都有一個智慧的存在,最好可以多聽聽聽看他小小聲的在說些什麼。
我們的作者比約恩就是聽從自己內心的嚮往、那個聲音才決定要出家,多聽內在智慧的聲音,對我們都沒有壞處。
聽這個聲音不會不理性,因為他本身就包含了理性。他不會用推論的方式要自己做這做那,也不會一個念頭引出下一個念頭,我們可以在全然的接觸更多自己的安靜時刻,才會明瞭聲音的訊息。
我平常也在練習聽從自己的內在智慧來做事,有時候也會迷惘到底有沒有聽到正確的聲音,但隨著一次一次的練習,我慢慢可以認出是「他」在說話,這個時候我就會靜下來仔細聽,並且聽從他說的話來去行進。
我可能錯了
貫穿全書的一句話是作者在修行期間學習到的魔法箴言,尤其可以用在人際衝突上或是我們抓緊某個念頭不放的時候,都可以多念幾次「我可能錯了」鬆綁我們的想法。
很簡單的一句話,但卻帶有他的深意,可以記下來作為急救錦囊使用。
總結
本書全篇都寫得很誠懇,尤其看到後面作者知道自己生病即將面對死亡的時候,真的是全身都冒起雞皮疙瘩,覺得作者真的很勇敢。就連面對安樂死的作者的爸爸我也覺得好勇敢,真的很不簡單。我覺得我可能還會多翻閱幾次這本書,因為裡面提供的方法對我來說都很有幫助,也推薦給你。